贸大实践微信 贸大实践微博 贸大实践人人
当前位置: 首页 > “一带一路”专题 > 内容列表

挖掘特色商品,探索丝路新贸|前进泥泞,后退悬崖——以“竹艺界”竹制工艺品店为例探索重庆地区竹产品线下零售端现状

发布日期:2017-08-09 18:18
(嗖嗖嗖暑假分队 陈文秀供稿)2017年8月7日上午九时,“嗖嗖嗖暑期分队”的访谈分队三名成员拜访了位于新重庆国际小商品批发中心四层的“竹艺界”竹制品工艺品店,与店主进行了深入的访谈。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令我们感到惊诧,而店主略带感慨的经历讲述则让我们深深地领会到,“一带一路”政策的春风想要惠及到沿线地区的每一个行业,还需要我们的政策制定者和相关从业人员付出很多努力。
       “竹艺界”是一家不大的店面,装修精致,深藏在一众售卖床上用品和锅碗瓢盆的批发店面当中蕴而不显。我们到访时,店主人正坐在门口的凳子上喝茶,他身后是琳琅满目的竹编和竹扇,店中没有客人到访。
       “竹子这个东西,是个好东西。它清凉,趁手,有韧性。但是啊,越是优点明显的东西越是缺点致命。”穿着灰色T恤衫的中年店主摩挲着一个小小的竹篮苦笑道,“我们这个年纪的人,都觉得竹子好,但是咧,一提到价格,都白歇了。”店主介绍到,目前店中的竹制工艺品的销售状况并不乐观,究其原因,还是在于进货端的成本过高。原货品的成本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人工成本太贵,以竹编产品为例,一般的手工艺人都要价两三百元一天,而这些传统手工又难以以机器批量化制造替代;二是可以用机器加工的产品如全竹砧板,又往往需要较高的加工工艺,这些加工技术由于其高昂的原始成本,并非普通的小厂可以使用。相比之下,竹制产品的替代品木制产品,其生产的技术要求则低很多,普通的作坊就可以制作生产,不会因为规模集群化不足而造成成本奇高。虽然因为竹文化在中国人心目中的极高地位,很多消费者乐于购买竹制产品。但是在面对两件功能基本相同,前者为几十元的竹产品而后者为十几元的木产品时,大多数人都会选择更加便宜的后者。
       在谈及竹制商品的进货端,店主的表情则变得更为凝重。他说:“我们从本地进的东西基本上什么价格进什么价格出,赚不到什么钱。外地的进价低一点还能挣一点。”他介绍,重庆本地的竹制品生产线非常薄弱,产品价格还很贵,远不如浙江、福建地区的产品有竞争力。店主曾听闻在重庆市渝北区的龙兴镇有手工制作竹制产品的地方,于是便去实地考察,结果发现其实只有很小的一部分产品是当地人制作,而更多的部分其实是从重庆以外的地区购入,再以“本地手工”的名义售卖出去。由此可见,重庆本地的竹产品进货端的现状实在不容乐观。
        面对这种不太理想的生产经营状况,店主也只能苦笑着承认。“店中的很多产品都已经是木制的、铁质的”、“店名已经是名存实亡了”。那么是否可以从政策和宣传方面对现状予以改观呢?我们就这个问题专门询问了店主的看法。他承认说“基本没有想过”。在被问及这些有关竹制工艺品的手工艺产品能否得到国家的某些政策补贴支持时,店主直言“分毫没有”。
        重庆,一座竹木之都,它绵延千里的山川之上生长着数不尽的无人开发的竹子。我们本认为,竹子以其极短的生长期和极低的开发难度,能够在成本上相对木头有更多的优势。然而现实是,不集群的开发现状和日渐升高的人工费用,反而使得竹制产品比木制产品拥有更高的市场售价以及更少的市场受众。是政策的调整没有惠及重庆的竹木零售业,还是竹木需要依托更加高端的品牌和更有力的宣传才能提升附加值,这正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的问题。






踏上征途,扬帆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