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大实践微信 贸大实践微博 贸大实践人人
当前位置: 首页 > “一带一路”专题 > 内容列表

【丝绸之路经济带】最后一站之走访企业及银行券商

发布日期:2017-07-18 18:27
2017年7月15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海丝使者暑期实践小组的几位成员来到大连市金普新区华盛达模具工业园进行社会调研,小组主要拜访了工业园区的三家小微企业,就公司情况以及公司目前的投融资情况向企业负责人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采访。
    小组首先来到大连巴泰汽车工业技术有限公司,这是一家建立已有14年的小微企业,主要从事传统的加工行业,员工约有70人,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技术人员。企业产品的主要输出对象为外资企业,如德国大众汽车公司等。通过与负责人的交流,我们了解到由于经济环境的变化,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强烈,目前的利润率约为7%-8%,其主要去向为员工工资支出、原材料购买支出以及工业园区物业费等,企业的经营状况较为艰难,属于竭力维持的局面。但这并不是企业第一次面临这样的情况,几年前的经济危机同样对他们造成了极大的冲击,负责人提及那次低谷时,感慨道:“当时公司都快撑不住了,但是大家都没想过要放弃,一心想要挺过这个难关,我们也想了很多对策投入实施,比如每天出去找客户、利用现有的这些设备和技术制造有限公司更多的产品等等,最后总算是撑过来了。像现在这种情况也不是第一次遇见了,我们肯定还能撑过这一段时间。”通过询问,我们得知企业创立之初的资金来源基本是私人自筹所得的资金,而在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投入新的生产的资金大多源自企业之前获得的利润及融资机构贷款。当问及向银行贷款的问题时,负责人表示尽管国家政策在尽力扶持像他们一样的小微企业的发展,但就目前而言,由于贷款门槛偏高,向银行借贷还是非常困难,尽管向融资机构借贷有一定的风险,他们还是更愿意向门槛较低的融资机构借贷。他们希望国家能够通过政策对银行贷款相关问题作出一定的调整。
 在巴泰工贸负责人的介绍下,我们又来到大连鸿江奇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进行采访。这是一家刚刚创立的小微企业,主要生产工厂自动化零件。创立人是工厂的下岗工人,员工也多为掌握有生产技术的下岗工人。由于企业尚处于起步阶段,经营相关各项数据我们无法获取,企业发展前景仍处于未知的状态。小组针对企业创立相关进行了采访,我们了解到,创立企业的初衷是创立人希望能够帮助和自己一样的下岗工人,最初的资金主要源自个人存款和向亲友的借款,由于资金有限,投入设备和原材料后所剩无几,他表示处于这样一个竞争渐渐激烈的行业中,自己的客户渠道非常有限,对企业的未来发展感到迷茫。
在拜访完小微企业后,组长带领几名组员来到国尊王朝饭店对东亚银行大连支行江行长进行了采访提问。当我们问到银行对小微企业有哪些贷款政策时,江叔叔表示目前银行对小微企业的贷款条件十分严苛,因为对小微企业的投资风险极高,银行不光要看它抵押担保的厂房固定资产,还要看它的客户是否是一汽集团这类大公司。作为一个银行人,他们的任务就是要做风险管理,规避风险为首要考量因素的前提下,小微企业要想向银行贷款简直是难上加难。
晚间。我们又电联了广发证券公司的杨总,他表示公司的投资部门仅仅会针对挂牌的新三板上市中小企业提供股权质押融资,并以企业持续经营能力为主要考量因素。
由此看来,小微企业的生存仍主要依靠自身经营,或者民间合伙筹资力量。不过,在采访中一位成功的干燥剂生产企业主表示:虽然小微企业投融资难,但这可以视为一个对企业健康状况的筛选。因为一个运营健康,成本控制良好,现金回流速度快的小微企业完全依靠自身经营的资本公积便足矣,根本不需要投融资。海丝使者队便在这最后一天的紧张忙碌中顺利地结束了调研任务,我们由衷希望这些小微企业都能像这位企业主说的那样,以产品以服务的质量取胜,把握住“一带一路”带来的新的机遇,健康地发展下去,为祖国民营企业发展加一把劲,打造更好的民族品牌,让“made in China”成为优秀耐用、品质精良的标志。
 






踏上征途,扬帆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