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大实践微信 贸大实践微博 贸大实践人人
当前位置: 首页 > “一带一路”专题 > 内容列表

镂金作胜,剪彩为人 ----记与漳浦县剪纸协会主席团的亲切交流

发布日期:2018-07-30 09:41
(张杲供稿)7月29日清晨,“中国情 闽南行”实践小分队再次来到漳浦县,与当地的剪纸民间艺术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在漳浦县文联的帮助下,我们有幸见到了高少萍、卢淑蓉、陈燕榕,游金美等民间艺术家,并从她们那儿了解到了漳浦剪纸的历史、发展历程和现状,以及她们在剪纸技艺上的创新和剪纸市场化的尝试。
   首先,高少萍老师向我们介绍了漳浦剪纸的概况。漳浦剪纸在唐宋时期已经出现,开始仅作为刺绣的底样,又称“绞花”。明清时期,漳浦剪纸在民间广泛流传,各种民俗活动都少不了剪纸,剪纸也逐渐脱离了刺绣,成为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漳浦剪纸以构图丰满匀称、对称平衡、线条连贯简练、连接自然、细腻雅致著称,在表现手法上,以阳剪为主、阴剪为辅,阳剪和阴剪互为补充,密切配合,使整个画面主次分明,错落有致,富有层次感。在色彩上以单色为主,在对比色中求协调,具有强烈的工艺装饰效果。
   随后,陈燕榕老师向我们介绍了剪纸的传承。剪纸进校园从八十年代就开始了,在陈秋日会长的带领下,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漳浦剪纸进校园活动逐渐成熟,很多艺人都是从那时候学起了剪纸。2000年以来,漳浦剪纸进校园更加常态化。尤其2012年以来,漳浦剪纸开始以社团化的形式进行常态化教学,但由于老师较少,目前只有漳浦县实现教学常态化,但也会定期去其他县乡传授漳浦剪纸。据陈燕榕老师称,长期的工作实践告诉她们:“传承,特别是非遗传承,最注重的其实是技艺传承、文化传承和精神传承。要以教育为出发点,通过文化传承将技艺传承融合到实践生活中,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去服务社会。”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近几年漳浦剪纸每年都会举办剪纸进校园的成果展。
在听完两位老师的基本介绍后,我们便与老师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老师们也耐心的回答了我们的问题。
   谈到创作,高少萍老师告诉我们创作灵感来源于生活,并赋予它们美好的艺术灵魂,创作要先画再剪再修改。而主题创作则要从全面去看,从大局去考虑。剪纸的特色是剪剪相连,要经过反复的修改。
   谈起剪纸技艺的锤炼,卢淑蓉老师将剪纸分为六种基本纹样,复杂的剪纸图样皆是由简单的基本纹样构成,但剪纸的过程是需要磨练的,需要积累、历练,要有很多素材的积累,时间因人而异,要有一颗执着的心,不要怀揣着功利之心,不能一蹴而就。
   在谈到外国友人对于剪纸的态度和接受程度时,老师们则露出了一丝无奈之情。高少萍老师告诉我们,她曾经尝试把剪纸带到国外去进行销售,但外国友人只是好奇,当高老师现场表演剪纸技艺时,他们也会赞扬老师的高超技艺,但当老师表示要将剪纸出售时,却没人愿意购买。目前,外国友人对于剪纸的了解还很局限,难以理解其中的深刻内涵。我们送剪纸给他们的时候他们会很高兴,但是目前外国友人还缺少购买的欲望。相比较于中国的传统图样,他们会更倾向于当地的建筑物的剪纸图样。而在二十一世纪,世界很多地方都有剪纸艺术的产生,并且外国的剪纸艺术家手法更为细腻,剪出来的物品工艺性更强,这使得中国剪纸在传播过程中加入外国元素才逐易于被外国友人所接受。
   最后,我们又谈到了剪纸的市场化。卢淑蓉老师开过一家淘宝店,她向我们介绍剪纸的市场化时谈到:2011年双十一,她在淘宝租了一小块界面,租金八万,最后当天却只卖出了三千多块,共十余幅作品。思考失败的原因,卢老师反思道:我们没有了解市场。双十一是年轻人的市场,而剪纸的消费客户大多是已经成家立业,拥有自己的房产的中老年人。所以说,漳浦剪纸如何在保留原有韵味的同时迎合市场经济,仍然在是其市场化进程中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科技与生活日新月异的当代,如何跟上时代的脚步,亦是摆在剪纸艺人面前的一道难题。目前,卢老师也正在与厦门的一家企业合作,将剪纸与时尚购物包结合。令人惊奇的是,这一当初不被看好的传播途径竟然被发现很受欢迎,或许这也是剪纸融入现代生活的一种出路。
    在与老师们一上午的交流中,我们获益匪浅,各位老师从传统剪纸艺术走向新时代的角度像我们讲述了当代漳浦剪纸的传承与创新面临的重要难题,这也引发了我们新的思考。
 





踏上征途,扬帆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