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大实践微信 贸大实践微博 贸大实践人人
当前位置: 首页 > “一带一路”专题 > 内容列表

挖掘特色商品,探索丝路新贸|情怀的力量,坚守的无奈,绝地的突围

发布日期:2017-08-12 23:29
        (嗖嗖嗖暑假分队 陈文秀供稿)理想和现实的差距,究竟有多么巨大?
        “竹艺界”零售店的老板说,“我们这个店面,一开始就是想专门做竹制品的销售的。可是竹子的东西太贵了,人们根本没多少愿意买。我开业三个月,现在店里基本上没多少竹子东西了。没办法,理想状况跟现实差别太大了。”
       竹香竹制品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则说,“很多人都想把我们开县的竹编技艺保护下来,我也想。年轻人不愿意学竹编,很正常,因为做这东西确实赚得不多。但是我们也在尽力。目前我们不需要国家政策的补贴。传承的同时发扬,这是我们最想要做的事情。”
       在开始实践之前,重庆在我们心目中是一片竹制品产业异常发达的兴盛之地,或言之,即使目前不甚发达,凭借传统的编织技艺、丰富的原料产出和优良的市场环境,山城的竹制品行业也应该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然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从网络和刊物杂志中获取到的知识加之我们主观的分析得出的预期结论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显得异常轻薄而无分量。近乎贫瘠的消费环境,并不发达的地区内部产销联络系统网络,居高不下的人工成本,缺乏政府规划引导的野蛮生长,一切的一切,撕碎了我们心中残存的些许念想。我们不得不接受,重庆地区的竹制品产业还处于十分初级的阶段。理想与现实的交锋的第一回合,以现实的势如破竹结束。
       建立起一条健全的产业链条究竟需要怎样的社会市场因素?面对网络新时代完全不同的商贸模式,坚守在线下零售业的店主们的说法也许并不能代表整条产业上全部从业者的声音。于是我们前往重庆竹制品产业链条的最原始一端,从生产端的角度一窥产业现状。而这一次,我们终于得到了些许安慰。几乎是自发组织起来的开县竹编与蒸笼行业依托网络连通了全国的市场。人工成本的确是难以克服的问题,但是高价格的竹制品并非就找不到买家。互联网时代,全世界的网民理论上都是一种产品的潜在购买者。网络的扩张,使得市场的定义和传统的目标集中于某一地区的线下零售业的市场定义大相径庭。竹香竹制品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告诉我们,从公司运营的一开始,他的视野就是全国范围,因为仅仅凭借重庆一个地区的销售市场很难支撑开县的竹制品产业的兴盛发展。
       于是我们终于发现,同样是坚守,重庆地区竹制品产业的零售端和生产端的视野选择和环境处理是如此的不同。前者坚守竹制品的销售,但是高成本和狭窄的市场让纯竹制品零售店面日趋消亡;后者坚守竹制品的生产,企图利用纽带式的连结和广阔的全国乃至世界市场来主导产业的规模化。
我们认识到,广阔的重庆乃至中国大地上,在缺乏政府组织的产业中,互联网的作用与传统人情社会人际关系的对接将会为产业的绝地突围提供惊人的力量。也许“竹香”这家公司自己都没有意识到,他们所做的事情,也许正为无数个类似于竹编技艺市场化难这样的传统手工艺术市场化问题提供了一个被证明可以成功的范例。绝地突围,既需要视野,也需要资源,但是更重要的,是敢于在坚守的情怀上冒险一试。情怀并非没有力量,坚守也并非只有无奈。






踏上征途,扬帆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