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大实践微信 贸大实践微博 贸大实践人人
当前位置: 首页 > 其他专题 > 内容列表

【校友寻访专题】以公益为事业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发布日期:2016-07-25 21:28
    (志服继承者队供稿)徐博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商学院会计专业,现于台湾辅仁大学攻读社会工作学硕士,从事非营利组织管理研究。对于未来的规划,他说:“之后想去欧洲读博士,继续研究社会福利、公平社会这个方面。”他在校期间积极投身志愿服务,曾参加“Google益暖中华”大学生公益创意大赛并取得优秀成绩。他还参与了“榕树根”公益机构的创建,著有《明明白白做公益》、《选举中的台湾人》。
            “榕树根”——与公益项目结缘
    榕树根公益项目是由荷兰语言学家乐安东博士组织创建的儿童教育公益机构。乐安东博士常年在云南景颇村寨研究“载瓦语”,并致力于通过语言改善景颇族儿童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重拾自信,鼓励孩子们从事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业。
    徐博闻学长在“榕树根”的创建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提起“榕树根”的创办,学长感叹这是机缘巧合。当时他意外认识了创始人乐安东博士夫妻,博士的妻子是法律专业而学长是财务会计专业,三人一同创建了“榕树根”组织。提到创始人夫妻,学长亲切地称他们为“老板”“老板娘”。“老板是荷兰人,语言学博士,研究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的他1992年就开始说中文了。”回忆当时,学长说:“虽说我是负责财务管理吧,但因为机构刚成立,人员很少,其实我也做各种杂事,很多事都要亲力亲为。最早的志愿者,还是对外经贸的学生。”
    “榕树根是在2010年创办的,确实就像自己的孩子,我现在有空都还会过去看一下。”对于“榕树根”的名字和LOGO,学长认为这寄托了对这个机构能够惠及更多景颇族儿童的期望。“当时在小学中间就有一棵非常大的榕树,把整个小学都覆盖了,所以就用它命名了我们的组织,也设计了LOGO。‘榕树根’从一开始发展方向就很明确,所以后来才可以发展得这么顺利。”作为见证了“榕树根”的成长的元老,学长认为“榕树根”这些年来有一些变化,虽然服务地区仍然在云南,但是志愿者网络和与其他机构的合作范围都扩大了很多,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也多了起来:“我们现在除了他们两个合伙人,还有一个长期工作者和两个当地的雇工,还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志愿者——我们现在外国志愿者比中国志愿者还多。”
    “在公益界,专业特长很重要。做一个志愿者,专业知识可能不那么必要;但是如果想做公益,专业知识是必须的。”讨论到创建“榕树根”的经历,学长感慨道。学长说在组织创建的一开始需要修建学校,人生地不熟,赞助也非常有限。管理有限的资金,在预算范围内把房子建起来,就成了当务之急。为此他们需要补习工程会计的知识,学习材料核算,规划工期。此后还要买地、挖地基、买材料……除此以外,还要建立财务制度,确定报销制度。“对外经贸的同学进入团队之后总算把钱管理好了,”学长说,“这是一个挺神奇的事情,我们没有任何一个人盖过房子,但最后还是把这个房子建起来了。”
            走出对公益工作的误解
    很多人都觉得公益不能作为自己的工作,对此,徐博闻学长告诉我们其实并不是这样,他说:“其实在一些境外的公益组织工作工资是很高的,至少不会比四大低。国际NGO跟外企是非常像的,他们的运营模式就跟外企非常像。他们里面就像一个企业一样,就是各种部门都很职业化。”学长告诉我们,然而,国内的机构没有什么特别好的,在上海和深圳比较多,“上海就有真爱梦想基金会,他们就是几个金融背景的人创办的;像深圳就有壹基金,壹基金说白了就是一个金融机构,作为基金会就要运行,要投资,所以公益机构其实是一个不错的工作方向,收入不低的。收入低的是一些中国本土的草根组织。”由此我们得知,公益工作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样遥远,如有兴趣,不失为一个不错的选择。
    既然可以作为工作,就不可避免涉及到工资的问题,有人说做公益就是与挣钱是相悖的,对此,学长坦言“作为一个公益组织的工作者,你的工资肯定不能太高,因为毕竟是做公益。但也不会太低,至少在平均水平之上。中国的公益组织一般称为民办非企业组织,是在民商局注册的,工资就会比较受限制,但境外组织是在工商局注册的,就工资也会高一些。”谈到这里,学长微微一笑,告诉我们,“因为在知乎上很活跃嘛,就会有一些NGO联系到我,最近在美国就有一个社会企业就是一个公司性质的社会企业,他们自给自足,比如说当地有一些手工业,就可以做一些工艺品卖出去,然后收入就足为基金会的来源。也有很多人都在做公益性创业的这个方面。”从学长这里我们对公益事业有了更清晰的了解,希望更多的人可以减少对公益工作的误解,更多的人可以投身到公益事业中去。
            让志愿更专业化
    现在,许多大学都有寒暑假短期支教活动。学生们利用寒暑假的时间,组队到贫困地区支教,用自己的力量,为那里的孩子做自己所能做的。但是实际上,并不能给他们带来多大的改变。当问到徐博闻学长关于学校里面这种短期支教的志愿活动有什么看法。他表明就他个人而言不反对大学生的这种短期支教。“因为实话实说,各种人有不同的需求,大学生时间有限需要简历,需要经历,需要志愿时数都是很正常的。我接触过一些学校的大学生组织,他们碍于时间精力,做志愿的效果就不是很理想。我比较推荐的是学校找一些专业的机构做合作,给大学生做培训。因为如果大学生志愿机构直接找活动全部策划的话不是做不好,但会很难做好。我们之所以去汶川,是因为但是我们团队里有一个汶川人。由于种种契机,我们遇到了很多公益方卖弄的专业人才,所以这种案例不太好复制。”
    当徐博闻学长被问及对校志愿服务中心的发展有什么建议的时候,他也是谈到专业化的问题,并给出了很好的针对性建议“志愿活动可以更加专业化。最近几年公益组织都在变得越来越专业化,我觉得学校有必要建立起一个跟NGO组织的联系机制,你们可以查中国发展简报、机构名录,那里会有北京各类机构的联系方式,比如说西部阳光基金会,益微青年,他们就是专门给大学生做志愿者培训的机构。这样会让我们的志愿工作更专业一些。”学长的老板娘以前在的NRDC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协会,他们的办公室就是在世贸天阶的写字楼里,不是大家想的就是每天在森林里那种。还有像WWF世界自然组织基金会,都是很好的选择。听完学长的解释,我们都改变了对公益工作的简单理解。学长接着说:“作为NGO,其实我们非常需要大学生,尤其是不同背景的大学生。你看像对外经贸这种特别好的大学,去做发传单、检票这样的工作其实是一种劳动力的浪费。所以贸大的学生真的可以考虑跟一些NGO合作,你们以志愿服务中心的名义发邮件,他们的公关部都会认真考虑的。”我们十分赞同学长的看法,我们的志愿活动要想越做越好,让学生更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才干,可以考虑学长的建议,使之更加专业化,让志愿服务中心越走越远。
 
 
 
 
 
 





踏上征途,扬帆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