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姥山游仙队 潘子晨供稿)
丝绸的历史就如同它本身一样悠长绵延、不绝如缕。与中华文明进程齐步的丝绸不仅是享誉世界的纺织品,更是中华文明的代表作,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丝绸文明之生生不息,需要一代代人的传承和发扬。而今天,达利丝绸作为中国丝绸行业的佼佼者,正履行着这一代人的使命。我们来到了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的“达利丝绸世界工业旅游景区”,聆听达利与丝绸那些不能不说的故事。
“达利丝绸世界工业旅游景区”是全国首家以丝绸文化工业旅游为特色的国家AAAA级景区。景区占地面积360亩, 以“走江南丝绸之路, 赏丝绸美丽风华”为主题,是集蚕桑文化园林、丝绸博览馆、现代丝绸工业生产、丝绸文化科普教育、蚕桑主题生态农业体验和休闲娱乐购物等多种旅游元素和形态的综合性旅游景区。
我们着重参观了园区内的丝绸文化博览馆和现代丝绸生产区。博览馆集中展示了蚕的一生形态变化、耕织图、绸缎庄、古代丝绸之路、近代丝织机和蚕桑丝绸历史文化等内容。馆内陈列着历朝历代各地不尽相同的养蚕缫丝工具,不仅让我们切身体会到丝绸纺织的悠久历史,也让我们品味到“千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的真谛。而后,我们参观了现代丝绸生产区,近距离了解到现代丝绸产品的生产过程,及其与近代丝织的异同。雪白的桑蚕丝在机器的舞动之间紧密结合,那样密实却又无比柔软,让人不禁感叹人力与技术的美妙。据了解,达利长期致力于传统产业的技术提升,年产真丝面料1200万米, 是全球最大的高档真丝绸面料生产与研发基地之一, 全国唯一的“国家丝绸产品开发基地”。
桑蚕变华服,是丝绸之蜕变,也是达利之新生。在对负责人章先生的采访中,我们逐渐对达利这个企业有了更深的了解。达利丝绸起源于1956年的新昌县城关综合厂,经过60余年的发展,现已成为以丝绸面料及制品生产为主业的知名高新技术企业。这中间离不开达利丝绸与新昌县的相辅相成、互联互通、共同发展。新昌县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为依托,品质优越的桑蚕丝为原料,技术娴熟的本地工人为支持,达利丝绸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发展。而同时,达利丝绸作为当地养蚕业最大的输出点,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也为新昌县的人民提供了合适的就业岗位,助力新昌县成为全国工业百强县。在国家一带一路政策的方向指引下,达利丝绸将会继续兼顾历史传承和现代创新,以创新、与时俱进为企业生存的基础和发展的原动力,以丝绸文化为灵魂, 为潮流为先导, 以制造业为基石, 正在从单一的制造型企业向制造型、服务型和体验型共融的多元化企业转型发展。
达利丝绸对古代丝绸文化中工匠精神的继承和发扬值得人尊敬和思考,其创新的经营模式不但支持达利丝绸品牌面向全国、走向世界,也推动丝绸文化在今天更加璀璨瞩目。
当前位置: 首页 > 其他专题 > 内容详情
脱贫攻坚|桑蚕变华服,听丝绸讲光阴的故事
发布日期:2019-07-07 21: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