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实践专题 关于我们 来稿统计 下载专区 前线快报 光影青春 其他专题 丝绸之路经济带专题 通知公告 首页 贸大实践微信 贸大实践微博 贸大实践人人
当前位置: 首页 > “一带一路”专题 > 内容列表

【丝绸之路经济带】踩过阴冷后的灼热

发布日期:2017-07-06 22:44
    (大智若“渝”实践组 龚珊 供稿) 青山矗绕,带水缠腰,默默隐于坚挺与纤柔的屏障,想借半浮的雾气遮掉半生的叨扰。 
   然,荡在巷道的笑骂,滚在舌尖的椒麻,散在空气的辛香,扯着四方人的腿儿,勾着八面人的魂儿,牵着引着循着,到了重庆。
   当年的巴蜀之地,没于深山。多走兽,少游人。几无固定来往的商家店主,多的是挑着撑两端货物的扁担、颤颤巍巍地走过窄险的环山路的货郎。走上大段大段的路,寥寥无几的人家,与繁华盛唐,风流宋朝好似完全搭不上边的光景。宝马雕车、漫卷疏狂的年代,留给巴蜀山城的,只有风刮过脸颊的冷冽,压着沉重扁担的寂寞背影。
   在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年代,处于西南大后方、重工业起步发展的重庆无疑首当其冲。“重庆后方战况如何?可有什么重要情报?”谍战片往往配合着大家的好奇心,覆盖着重庆的神秘感。将小手枪夹在钱包里或是卡在风衣内侧的神秘人物;电报收发机旁噼里啪啦解读摩斯密码的地下人士;手夹香烟眼色惑人的打着暗号的美丽女郎……《红岩》中的重庆总有一种别样的韵味,特务在等着人犯回家时,爱吃磁器口的花生。同志送别,在朝天门的码头。嘉陵江的春雾,汽笛一声呜咽,开走了向长江下游飘去的轮船。重庆在李可染的水墨暮色里,千檐万瓦,雾锁楼台,妙的恰到好处。重庆终于不再是冰冷萧索的一座山,而是神秘遥远的一座桥。
   而多年后的今天,追赶着时代的步伐,繁华发展挂在了重庆上头。为了驱散湿寒而挚爱麻辣火锅的重庆人,将火锅餐饮文化发展地彻底,火锅成为口口相传的一种时髦美味,人们蜂拥蹿入重庆的街头小馆,呛不出眼泪不肯罢休。远去的那些货郎啊,你终于可以放下提心吊胆,松下紧绷的肩背,好好地看看这场饕餮盛宴下火热的家乡了。这样的重庆更像是一展绚烂开放的橱窗了。
   但私心以为民国时期的它更是叫人醉心的,整座城浸在夜晚闲闲的微风中,灯火阑珊,隐隐绰绰地能看见没有熄灭的店家名牌。到过各家餐厅,感叹特色与变化个性,餐饮在重庆的发展带动微小企业的发展效果确实极为显著。高速发展的重庆令人咋舌也令人叹息。站在解放碑前面,人潮拥挤,自拍合拍,迎着阳光去望碑顶,只能沉默;拖着酸软的腿绕过维修中的各大商场高楼,码头处可以望见浑浊的江水以及成堆的拖着箱子向游船行进的游人,突然也就没了兴致;从朝天门往后看,坐在出租车里向外看,是渝中半岛让人窒息的高楼,一座连着一座,不停地延展生长;是前面密密麻麻堵堵瑟瑟的车辆,一辆接着一辆,犹如龟行。在任何一个角落看重庆,它都是一个高楼林立,车辆紧塞的世界。它发展的很灼热很急速,有点心生焦躁的温度。






踏上征途,扬帆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