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大实践微信 贸大实践微博 贸大实践人人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梦”专题 > 内容列表

【城镇发展梦】中国城镇化的典型——蔡家洼新村的发展之路

发布日期:2013-08-26 16:24
        (uibe荣誉实践队 供稿)暑期实践的第一天是去东直门车站作初步的问卷调查,也是为接下来的深入调查做准备。本小组的课题是调查北京周边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而周五的东直门站聚集着大批返乡农民,可以说是了解农民的第一站。
        从下午四点左右到晚上八点,大批农民工乘车返乡(对于东直门来说,主要运送的是昌平地区农民,而晚上八点是末班车)。我们小组用问卷的形式对十几个返乡农民进行了采访。他们中大部分是二十到四十岁的农民工,有的是独身来北京闯荡,有的则是拖家带口。对于来北京找工作的原因,则是因人而异。有的是已经成家,外出打工贴补家用;有的则是怀着城市梦来到北京闯荡,希望在大城市找到一份稳定理想的工作,依此站稳脚跟。我们碰巧遇到了一位正在找工作的大学生,同样来自城市边缘的昌平地区。当我们问起他们家中的土地时,有的是被政府征收,有的则是交给了家中长辈打理。虽然做法不尽相同,但都似乎表明,当今的土地(这里指农耕用地,而非商业房地产等其他用地)越来越不值钱了,农民已经已经无法指望单纯靠土地养活全家了,表面上一小部分人因为政府强制征收而失地,而实际上许多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及其后代却因为传统农耕技术落后导致的种地成本上涨而“失地”。这种失地比狭义的失地范围更广,影响也更大。失地后的农民无法再农村找到足够的工作,一些人自营些小本生意,大部分则是涌进了城市。
        暑期实践第二天,本组一行七人去了密云县蔡家洼村。早早起床,赶上早班980,在颠簸了将近四个小时后,终于到了蔡家洼新村。到的时候将近中午,小区里人很少,天气闷热。见到小区超市门口有三两村民在买菜,我们赶紧上前发放问卷。起初我们和村民的交流十分费力。一方面村民对于一群外来人员是不太信任的;另一方面,作为第一次走出校园作实地调研的大学生们,我们采访以及提问的技巧都十分生涩。在出示了一系列身份证明后,我们成功取得了村民的信任,几位村民很配合的完成了我们设计的问卷。
        或许是时间不对,在发放了少许问卷之后,我们的工作便陷入了困境。于是我们走出了小区,来到了参观工业园区。这里的工作人员很热情,带领我们参观了几处工业和农业的示范园区。在这里我们进一步了解了蔡家洼村民的就业状况。目前蔡家洼大部分耕地已被周边几个大型企业征集。村民在每年收到补贴的同时,还可以到企业上班,总体来说,收入比以前大大增加,离开了土地,他们变身为工人阶级,向城镇化迈进。
        总体来说,蔡家洼的案例是相对典型的。村民不再像原来一样分散居住,而是集中居住在居民小区,叫做“蔡家洼新村”。五层高的居民楼一排排,一幢幢,很整齐,已经很接近城市中的居民小区。街道很宽阔,相比于城市中寸土寸金,这里的廉价土地给小区整体带来了大气的感觉。而且有专人在清扫,这颠覆了中国农村在我们心中以前的脏乱差的印象,没有乱跑的鸡鸭和乱堆的牲畜粪便,也没有漫天尘土和满路泥泞,真的很干净。
        在蔡家洼由一个农村向小城镇迈进的过程中,村民的工作得到了比较妥善的安置。村子周边有张裕国际酒庄和一家名为“老娘”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吸纳了大部分的劳动力,而且吸引了周边一些村子的年轻人(为我们导游讲解的便是一个邻村的村民)。而一些老人则是被安排到小区里做清洁员等一些简单的工作,还有一些则是在小区里开超市等门店,以此周转。蔡家洼村的耕地被征用后,由一家名为鑫记的食品公司统一接管,种植各种果蔬和花卉。相比以前单纯种植,农作物产值大大提高,还以此吸引了大批来自城市的游客(仅2005年就接待游客35000人次,创造综合收入600多万元)。农民不仅可以每年得到固定补贴,还可以被企业雇佣在原来的耕地上工作。村民人均收入从2003年的不足3000元达到2009年的20000元,有了长足提升。
        但正如硬币总会有两面一样,蔡家洼光鲜亮丽的背后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有些楼层建造的年份标注是2007年甚至更早,但据我们了解,小区内的房屋有一半是空置的,并没有被充分利用。有些村民抱怨房屋的质量问题,并且反映一直没有得到妥善解决;还有一些村民对于工作的分配也并不是很满意(这可能也与个人期望相关)。我们更惊奇的发现,这一小小的居民区内竟然有四家超市,而且经营的商品也类似,供大于求,自然导致生意不会很好。还有一些“高端”的宠物商店无人问津。这让我们感受到新农村建设的浮夸与不切实际,许多东西照搬过来,却是与农村的现实不相符合。但总的来说,蔡家洼给我们看到了城镇化中农民成功转型的希望。
        暑期实践第三天,本组继续下乡做实地调查。今天的目的地是季庄。季庄与蔡家洼同属昌平县周边地区,不同之处在于蔡家洼的耕地已经全部被征集,而季庄尚保留了一部分耕地。
        我们成功采访到一名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他们家的耕地全被征集为林地,每年有一定的补贴。但在采访中,他也委婉的表达出政府并没有在失地后给予一定的就业指导,而是让农民自谋生路,这一点让许多并没有什么技能的农民感到不满。农民工只能选择工资最低,工作环境最差,最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这是在城镇化进程中最显著的问题,应该引起社会团体的关注。
        我们的周末时光都献给了暑期实践,虽然很累,但感觉收获很多。小组各个成员都是信心满满,相信我们一定能圆满完成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