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一带一路”专题 > 内容详情

着力民心相通,塑造中国形象|翩若惊鸿,婉若游龙——采访刺绣大师张漪湲

发布日期:2018-07-22 21:30


    (刘娇供稿)20187月9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79名在读本科生跨学院组成一支实践小队,从北京西站出发,由东向西,由华北平原到黄土高原。列车进站,西安到了。
    此次实践地点定于西安,主要缘于这里古韵浓厚,汉唐文化鼎盛繁荣,民间艺术丰富层出,又是丝绸之路的起点,沿途各处的文化大都可以在西安找到相应的剪影。初入这座城市,便能明显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气息,抬头一眼望见灯火璀璨的古城墙,随处可闻老城独有的叫卖吆喝。虽不得八水环绕的地理风水,汉唐显赫之后的没落也是不争的事实,但西安城的魅力却也正是在于她的风韵犹存、气派不倒。
    西安城的文化不只是躺在历史博物馆里的古老文物,也不只是皇帝陵墓里整齐排列的兵马俑,还有黄土坡上那嗓子雄浑壮阔的老腔,以及关中妇女娴熟精湛的刺绣针艺。李白曾在这里高歌:“长安白日照春空,绿杨结烟垂袅风。披香殿前花始红,流芳发色绣户中。”刺绣关乎女工女德,是古代妇女贤惠的标志。陕西的刺绣艺术虽比不上四大名绣那般名扬四海,却也是中华宝库的一朵绣苑奇葩。
    由于我们对秦绣最初的了解仅是来自于网络检索和官方宣传,调查伊始团队成员只能通过网上或可靠或虚假的信息进行,以至于实践第一天多次碰壁,从所提供企业地址和联系方式为假,到公司早已搬迁注销,如此多半日过去,提前调研选取的五家刺绣相关公司相继确认无果,实践小队的心情如同当日灼灼烈日一般焦躁沮丧。虽经历碰壁,实践小队在找寻过程中也认识到秦绣相关产业的留存和发展情况令人堪忧,如今只有几人值守的纺织供销公司的门卫大爷万分无奈念叨的那句“都没有人了,都快倒闭了”直击实践小队每一个人的灵魂,秦绣的传承保护,实在岌岌可危!
    之后,实践小队根据对秦绣的了解和前几日现状的调查分析,对秦绣创始人张漪湲老师进行了相关采访,在老师为我们解疑答惑的过程中,我们能够明显感觉到老师对秦绣的热爱以及秦绣后继无人的现状的担忧;并了解到狭义的秦绣并不是一个历史概念,这一绣种是80年代区别于陕西民间刺绣的新概念。这与我们后期对民间刺绣厂调查所了解到当地负责人对秦绣的理解是有出入的,由于陕西誉称“三秦大地”的缘故,很多陕西民间刺绣也有称作“秦绣”的案例,在民间刺绣工厂的调研中当地人无论绒绣、苏绣,只要产自陕西皆认为是“秦绣”,而这一直都是“秦绣”这一概念的一大争议之处,包括著名收藏家咸建军先生为秦绣呐喊的著作和张漪湲老师创作的秦绣也有些许差别。针对秦绣概念到底是狭义理解上张漪湲老师为代表的穿罗绣还是广泛意义上的陕西传统刺绣这一问题,我们从非遗保护人王智老师那里得到了不小的启发。王智老师告诉我们,由于陕南陕北关中的地域差异,不同地区的刺绣文化是具有差异性的,很难有一个统一的秦绣概念,而秦绣也不是一个历史概念,即使是一百多年前中亚东干人从陕西带走的新娘绣饰技艺也没有叫做秦绣。
    实践进行到这里,团队成员对秦绣的理解也有了一定的深入,至于传承秦绣的概念之争,似乎也不再是问题。张漪湲老师的秦绣名扬中外,曾是日本和服上高贵的点缀;陕西传统的刺绣工艺也曾沿着丝绸之路被东干人传承百年,这无不说明不论传统或是现代,秦绣一直是中华文化的一件瑰宝,而刺绣文化的传承也是中华文化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毋庸置疑是每一个陕西人乃至中华儿女不可推卸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