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大实践微信 贸大实践微博 贸大实践人人
当前位置: 首页 > “一带一路”专题 > 内容列表

关注“三农”问题,促进乡村振兴—探秘康家藤器厂

发布日期:2018-08-23 21:29
   2018年8月10日,在这个风和日丽,阳光明媚的好日子,一路滇风队怀着一腔热血深入和顺古镇当地居民中进行走访,来到了本地土著居民寸康民先生开办的康家藤器厂。
   走进写有“康家茶园”的一个小院里,寸康民先生热情地接待了我们。他将我们引导至一个小屋,里面放满了已经制作完成的藤编制品。
   “制作原料是专门从缅甸进口的机广藤,是藤条之王,韧性好,每吨4.2万元。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都是靠马帮翻山越岭驮回来。”寸康民先生说,为保证藤器质量,他一直用的都是这种上好藤条。
    在腾冲,有三国时期的“藤甲兵”传说,也有明光、界头、猴桥等边境乡镇古代藤桥的遗迹。《腾越风情》记载,也许是因为藤条在腾冲的大量使用,古代腾冲的地名用字也以“藤越”、“藤川”等较为多见,并有因“盛产藤条得名”的记载,“藤”字直到明末清初才更名为“腾”。
   千百年来,腾冲一代代勤劳、聪慧的能工巧匠,利用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编织出藤椅、藤箱等日常用具,工艺精巧、品种多样、经久耐用。腾冲也因此成为闻名遐迩的“藤编之乡”。
  “1974年,我19岁时大队安排我空闲时学做藤编,按件计工分。44年了,我对这些工序早已谙熟于心,对关键步骤了如指掌。”寸康民回想起往事不由得感慨。
   接着,我们来到了藤编制作的地方。只见藤编手艺人拿起一把扎好框架的小椅子,固定好篾皮的一端,就顺着编织了起来,长长的篾皮在她手里上下飞舞,任由她指尖缠绕,百转千回。像呼吸一样自然的编织令我们惊叹。
  寸康民先生曾赶上了藤编辉煌的时期。“1984年6月1日,我和两个小伴承包了当时的藤器厂,当时有40多名工人,干起活来热火朝天,藤编产品靠预订才能买着,工资也高,大家都以能进藤器厂工作而自豪,整个氛围和大环境都特别好。”寸康民先生讲起来眉飞色舞。
   然而现如今,盛况不再。寸康民先生说:“藤器厂的原厂房前两年租给了外省开客栈的商人,每年有10万元的租金。现在我这只有6个工人了,工人也越来越不好招了。”
   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对藤椅的需求越来越少,现代工业化产品对传统手工产品的冲击越来越大,原材料价格和人工工资上涨,成本太高,利润越来越少。同时,年轻人没人想学这门手艺,吃不了苦,后继乏人。
   寸康民的坚守也给他带来了荣誉。1999年,他被命名为省民族民间美术艺人,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采访结束后,我们陷入了深思,腾冲藤编工艺的保护应该怎样从全方位进行发掘,怎样融入现代文化产品才能得到真正的接受,这一项民间艺术也才不会绝灭而得到传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