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形象》暑期实践之韩国村采访调研

发布日期:2012-07-31 01:12

(虹远汇智联合突击队)7月9号,小组的计划是去望京“韩国村”进行调查采访,望京的面积相当大,分为好几个区,有的地方以中国人为主,有的地方则主要居住着韩国人,还有说韩语的朝鲜族中国人,当然这是我们后来才发现的。

由于一开始准备工作做的不是很充分,导致我们对当地居住的居民情况并不是很了解,加上韩国人与中国人相差无几的相貌,开始的采访工作做得相当艰辛。在望京小区的广场上,看到一群群人坐在凉亭里用韩国话聊天,我们兴冲冲的跑过去,结果发现人家其实是朝鲜族人,并不是韩国人。运气好碰到韩国人,绝大部分也相当敏感,一句话也不说,只是笑笑摆摆手,把我们礼貌地拒之门外。比起欧美国家的人,亚洲人在这方面的忌讳性显得十分明显,不乐意接受陌生人的采访,不习惯跟不相干的人谈论自己的生活,总是下意识的用回避来保护自己。

 

 

差不多到了中午,大家手里的问卷还剩下不少,闷热的天气让大家都垂头丧气的,打不起精神来。广场上的人也渐渐变的稀少,大家才意识到该吃饭了。无奈看看周围都是韩国字的招牌,根本没有可以吃到中国菜的地方,大家都意识到,必须尝试一次韩国菜了。“安抚”了我们几句,组长韩师媛便带着我们杀向了最近的一个韩国餐厅。

严格来说,这个餐厅给我的第一印象并不是特别好,它像极了我小时候吃的大排档,嘈杂喧闹,卫生不够讲究。好在老板娘和服务员比较热情,一个劲地给我们介绍有什么好吃的。

好几个小组成员都说,听到韩国餐馆的名字,第一印象就是韩国冷面。于是大家都翻着菜单找起了韩国冷面。服务员小姐是个朝鲜族的女孩,20出头的样子,很耐心的给我们介绍店里中午优惠的五花肉鱿鱼套餐。只是一开是大家都被韩国菜这种分餐制弄晕了,一大份里面有三小份,男生一大份,女生一大份,结果却是男生四小份,女生三小份。到了最后也没搞清楚是怎么结的帐,幸亏老板娘生意做得实在,不然肯定是要被狠狠的宰上几刀了。

 

 

首先上的是开胃小菜,我必须得说小菜刚上的时候我们都懵了,五六个小盘子,里面装的有土豆,茄子,黑豆,还有其他的夏季凉菜。大家都以为这就是所谓的“五花肉鱿鱼套餐”,不说五花肉和鱿鱼了,连米饭都没有,瞬间都觉得很不满。过了一会才反应过来,这种上菜顺序其实和西方国家的习惯有些异曲同工,先上开胃菜和水果,主菜一道道再慢慢上。

吃了一半,大家兴致很好,但基本上都还是用吃中国菜的方法去吃。过了会,服务员过来告诉我们一般吃这种菜的时候都是用蔬菜叶子包起来,里面放上米饭,肉和小菜。这时大家才把目光投向一直被忽略的菜叶上。里面除了常见的生菜,还有很多形状如同野菜的菜叶,大家纷纷“以身试菜”,最后竟然尝到了薄荷叶。吃下去的样子相当讨喜。期间老板娘一直很热情,过来给我们加菜,添茶。

通过今天的望京之行和前几天采访北语留学生、三里屯来往游客,我们发现:采访、派发调查问卷给居民还是很难行的通的,尤其是给长相相近的亚洲人。我们从明天起要略微改下实践计划,争取做到效率更高!

此外,很多时候,我们都认为,只要懂了语言,就可以和一个民族沟通。结果我们发现,即使有朝鲜族的服务员在给我们翻译,我们吃完之后还是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没搞清楚一顿饭的来龙去脉。就比如上菜的顺序,吃饭的时候喝的东西,还有吃饭的餐具,吃法。这些都是某种层次上文化的积淀,不过,正因为这种不同,才促进着我们去探索,去交流。就像邓小平先生说的那样,民族的东西就是世界的东西!

发表评论
昵称:

邮箱:
*(信息不会被公开)
评论内容: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为必填项!
评论内容: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