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学院】屯堡古风 智慧结晶

发布日期:2012-08-12 10:06

(贵州安顺镇守屯堡西南军实践队供稿)屯堡之行已然过半,而我们的对屯堡文化的热爱却愈加浓烈。今天,我们见识到了古代屯堡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感受到了古屯堡人对生活的用心。

早晨9点,我们集合前往了鲍屯小青山。山脚下的村落布局巧妙,石屋坐落有致,可见古人规划的用心。在鲍家屯村,建筑古朴,碉楼林立,村寨民居古巷幽深,呈阴阳八卦布局。600年过去了,当年军屯演变而来的村寨仍然带有浓厚的军事色彩。房屋就地取材,以石块构墙,屋顶覆以片状石料,村子巷道纵横交错,仿如迷宫。在一位热情村民的招待下,我们走进他家里,品尝了一顿美味的午餐。

走在田间的石道上,一片片宛如碧毯般的稻田环绕村庄,放眼望去,心情格外舒畅,想象着它金秋时分的样子,那一片汪洋的金色有多么诱人啊!再次走进山间,我们再次穿梭于树藤间,而这次,我们有了对这片土地更深的热爱。

到了山顶,有一座小院,那就是鲍家拳馆。鲍家拳法,曾作为明朝军队的必修拳法,现在就在这里由鲍家人代代相传。我们采访了拳馆的主人鲍中权。他是一位热情的老知识分子,他对屯堡文化的了解非常深。从采访中我们了解到了关于屯堡服装的知识。其中丝绸系腰(前天在博物馆的时候导游提到过,只有鲍屯的人会做,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有三个作用—瘦身、显胸、显臀;屯堡服饰有三美——曲线美、动感美、背影美,其黑白相映、层次分明,现已有300年历史。我们还了解了屯堡人来历:明初从江南一带迁移至贵州、云南征服元朝遗留分子并驻守边界的军队在结束战争后奉旨留下戍守边关,其亲人随后迁移过来,沿袭了当时安徽一带的服饰习惯,并成为最初的屯堡人。采访中,一些老年游客也进入小院参观,从与他们的交流中看出他们同样对屯堡的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

下山之后,我们继续前行,去参观了鲍屯水碾房。它是一组古老的建筑,被称作能与都江堰媲美的古水利工程。一座透露着历史气息的石屋坐落在河流边,连着这一个巨大的水车,河水撞击叶片,发出轰鸣声。车轮转动,带起阵阵水花,洒落水面,一丝凉气袭来,仿佛带我们回到过去,回到古屯堡人创造这智慧奇迹的那一刻,亲身感受这伟大的时刻。

晚饭过后,我们发现了一座高层建筑,原来那是这鲍屯的碉楼。几经周折,我们找到了入口。这座碉楼有五层,每层间用很陡的木梯连接,我们在里面发现了纺织机,储存粮食的洞穴,炮口等。爬到顶层后,视野很开阔,可以瞭望整个鲍屯村落。可见古屯堡人有着严密的军事防御体系。

见识了屯堡人的创造力,了解了屯堡人的历史,体验了屯堡人的生活,我们精彩的实践之旅还在继续下去。

 

 

发表评论
昵称:

邮箱:
*(信息不会被公开)
评论内容: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为必填项!
评论内容: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