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大实践微信 贸大实践微博 贸大实践人人
当前位置: 首页 > “一带一路”专题 > 内容列表

创新贸易往来,推广丝路新贸|走进千岛——记初探鸠坑茶博馆

发布日期:2018-08-23 21:52
   今天(8月18日)是我们千岛玉叶调研队计划实践的最后一天,台风“温比亚”像是极给面子似的,尾巴粗粗扫过浙江省淳安县,最终只留下了几场不值一提的阵雨便又化作晴空万里。为不辜负天公此次难得的作美,我们怀揣着几日探访留下的疑问、对传统茶文化的兴趣与敬重,走进了以宣传鸠坑及其茶文化为主题的鸠坑茶博馆。
   鸠坑茶博馆坐落于鸠坑乡金塔村,距离鸠坑乡政府约二十分钟车程,青山绿水在其左右依傍,茶香云雾交错缭绕,同时馆内外设计富有张力地彰显出古朴、文脉之特色,这种种无不使这座掩藏在山谷间的全国首家乡镇级茶文化博物馆广受颇多爱茶者追捧,更冠称它为自己清雅的归宿。而我们团队的九名同学虽不是品茗老手,却也渴望借此机会了解我国首批审定的国家级茶树良种——鸠坑种的真面貌,所以即使路途山势险要,长约两小时的盘山路段颠簸不休,大家的脸上也没有丝毫倦意。
  在游览前夕,团队的“本地通”周同学为使大家对拥有近千年历史的鸠坑茶文化了解更为充分,特地邀请了鸠坑乡政府的一位主任为我们一路进行细致的讲解。首先需要认识到,鸠坑种富有古老而厚重的历史底蕴。据史料记载,鸠坑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而在唐代便已名传京都长安,为此距朝廷四千余里外的睦州也成为了贡茶所在地。而茶博馆大厅中央屹立的雕像乃是茶仙陆羽,他也大力在专著《茶经》中赞誉鸠坑茶的精妙,具体有云:“茶,睦州之鸠坑,极妙。”如若你一贯不信虚名,偏要眼见为实,馆藏多年的有关鸠坑茶种的图文史料一定会使你连连称绝,全面展示了鸠坑产茶制茶的历史以及从朝廷特贡茶业向“华茶23号”名优种的一路蜕变。
  而除了文献材料,最吸引游人眼球的便是一系列鸠坑种采茶、制茶、成茶的机器工具,据导览的主任说,这一定程度上得益于该处茶博馆由上世纪五十年代当地的茶叶加工厂改建而来,聚集的大多是散落名间的制茶机器,比如有像1953年的手摇脚踏四桶揉捻机这样的老古董。而在工作人员逐一对不同时代的制茶工艺进行演示后,我们可以窥见现代科技的进步对茶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最初,经过初加工的茶叶是人工揉捻的。之后,人力和水力驱动的揉捻机出现,机器的规模也由最初只能一次加工一桶发展到一次两桶乃至四桶。现在,茶叶加工可以使用电力揉捻机,效率更高,产量更大,茶农们的收益也愈来愈多。
  在临行前,两名年迈的老茶农为我们沏上了价值不菲的鸠坑毛尖,伴着层层萦绕的茶香,我们的千岛茶文化之旅也接近了尾声,每个人都悄然明白茶博馆的文化内涵与记忆元素定能成为淳安茶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





踏上征途,扬帆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