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大实践微信 贸大实践微博 贸大实践人人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梦”专题 > 内容列表

【经济强国梦】论文写在大地上,成果留在农民家——探究甘南县农村经济发展新模式

发布日期:2013-08-26 16:14
        (经济调研专题之闯关东实践队)灿烂晨光之中,我们闯关东暑期实践队迎来了抵达甘南县兴十四村的第二天。今天实践队的主要行程是参观兴十四村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之下,我们来到了位于兴十四村中心部位的现代农院示范园。在讲解员的介绍当中,我们了解到兴十四村始终坚持发展现代农业,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自2010年建成起,核心园区已达2.4万亩,已建成1个万米智能温室,2500平方米园区控制中心,100栋日光节能温室,300栋阳光大棚以及一条876米集观光、采摘于一体的果蔬长廊等基础设施。作为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示范基地,园区内还科技示范种植了14大类、269个品种的农作物。示范展示耕作技术、栽培技术、施肥技术等等共46项,均取得了良好成效,已接待省内外参观者6万余次,培训农机推广人员和种粮大户500余人次。
在农业示范园的展览大厅里,我们亲眼看到了一系列的农业成就,诸如紫花苜蓿、兴十四村有机大米和五谷杂粮、富华食品公司特色产品煎饼等等,其中重达136斤的双抗大地雷西瓜,令实践队成员们都忍不住啧啧称奇。
        然而惊奇之旅到此远没有结束,接下来万米智能温室的参观更令实践队成员们大开眼界。常年保持27度恒温的棚室花色耀眼,果香弥漫:蝴蝶兰、长寿花,米兰、红掌、绿萝,以及珍贵的蕙兰都开得姹紫嫣红,争奇斗艳;在无土栽培所使用的培养基上,迷你番茄、五彩辣椒、香气扑鼻的巴拉香和硕大浑圆的西瓜也都长成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而在这将近万米长的温室之内,除了我们实践队一行和讲解员,却连一个工作人员都没有见到,有的只是滴灌设备、排水设备、温控设备和监控设备在默默无语却又尽职尽责地运作着,虽然没有工作人员,可一切都显得有条不紊。讲解员继续向我们介绍说,智能温室早已实现了全计算机监控操作,无需人工,而这一技术也觉不仅仅只局限于示范园内,整个兴十四村的耕地仅由村里2%的农民种植,98%的劳动力都转型为第二、第三产业工人,土地基本上以实现了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从万米智能温室出来,我们实践队一行又来到果蔬长廊。长约870米、宽约10米、高越2米的拱形长廊内部,爬满了各众各样的绿草藤蔓。在遮遮掩掩的绿叶之间,可以隐约见到饱满的葫芦、丝瓜、苦瓜等各色瓜果。长廊的尽头歇息着几个农民,当时已过正午,日头正烈,看上去是刚刚结束辛勤劳作的几人或是席地而坐,或是和衣而卧,我们的实践队成员便趁此机会,与其中一个刚吃过午饭的大叔攀谈起来。交谈中才得知,这位大叔原来就是示范园区主任,在他的介绍下,我们了解到了村里温室、冷棚的建设状况,农业技术培训开展概况、农产品的品种选择、农作物种植收割分配销售的流程、现代农业观光采摘游的开展等等。在与主任的交流过程中,我们又对示范园区、乃至整个兴十四村的农业生产状况有了更生动、更深入的了解与体会,对兴十四村人肯吃苦、肯动脑、肯钻研的精神更加敬佩。
        在归程途中,我们实践小组一行无意中来到了本不在行程安排中的龙头岭电视剧拍摄基地。基地内还原了兴十四村建成最初的仅有15间茅草房的景象。可是如今,在低矮简陋的茅草房前,不知名的野花开的如火如荼,像是拥有无尽的生命力,像是永不熄灭的火种,引得蜻蜓飞舞,彩蝶翩跹。在参观完示范园区,领略到兴十四村人如今取得的巨大成就之后,在看到此情此景,看到一旁是石碑上刻着的拓荒者民谣和“拓荒人创业”几个大字,我们更为兴十四村人的努力与奋斗感到由衷的敬佩,为他们今天所取得的成就感到无比的欣慰。
        而这一切都印证了示范园区大厅内的红色标语——“论文写在大地上,成果留在农民家”。